“两化融合”是什么?“两化融合” 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是什么?
“两化融合”是什么?
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,世界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,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进一步推高了 制造成本上升,使企业税负高企,利润严重下滑,传统的生产方式、管理机制、业务模式、经营 思维必须进行变革,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,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为“确保德国制造业的未来”,2013 年 4 月,德国祭出“工业 4.0”利剑,希望改变以往的 “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”,“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”。 2014 年 4 月,为响应美国政府“再工业化战略”,GE、IBM、思科、英特尔等制造业与 IT 巨 头纷纷抱团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(IIC),成群结队地“回归制造业”,企图通过新的技术、标准、 商业模式重新定义制造业。
面对工业强国的竞争与布局,实现弯道超车,实现将中国制造业由做大到做强的战略转变, 2015 年 5 月,中国发布《中国制造 2025》,强调指出“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”,“在重 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/数字化车间,加快人机智能交互、工业机器人、智能物流管理、增材 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,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、数字化控制、状态信息实时 监测和自适应控制。
为实现理论上的突破,为企业找到一条有规律可遵循的变革方式,2013 年国家工信部召集 中国各大科研单位、高等院校、知名企业、几百位企业专家、学者,根据目前中国企业现状,在中国 600 多家大中型企业变革实践的基础上,提出了转型(或升级)的方法论,并进一步发展成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(以下简称“两化融合”)管理体系,明确了引导企业强化变革管理,系统 推行实现两化融合的通用管理方法 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创新变革的管理方法,企业试行与吸收其精华,将对 提升管理水平必带来质的飞跃。
“两化融合” 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是什么?
1.“两化融合”的贯标,是实现中国工业4.0及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举措。目前还在试点期 内,借助实施GB/T23001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-要求》,是企业借国家政策“风口”,从目前 “工业2.0~3.0”转向和融入“工业4.0”的重要契机和战略起航点。
2.两化融合,作为中国政策选拔和梳理国家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重要方法,企业通过两化融合通过评定后,也即进入国家重点资助与扶助企业梯队。
3.目前省及国家相关文件,已将是否通过两化融合,作为政府采购、大企业资助、各种金 融活动的基本要求。
4.通过两化融合,可以助力企业梳理战略与未来竞争力关系,成为理顺企业管理现状,打 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措施与手段。
5.通过两化融合,帮助企业将信息化逐步融入企业的发展流程中,是企业实现网络化、数 字化、智能化、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抓手。是企业实现从“企业信息化”到“信息化企业”的 重要组成部分。
温馨提醒:本文仅作参考,一切政策性文件都以国家相关机构发布为准。
获取资料:欢迎您致电免费咨询热线:400 666 0210 获取更多资料!!!